首页 资讯 > > 正文

阳山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样板

2023-07-10 17:42:43 来源:清远日报网 分享到:

夏收时节,杨梅镇的李子挂满枝头、太平镇的玉米饱满香甜、阳城镇的西洋菜绿油油一片……阳山各地的果蔬种植基地里,硕果累累,满园飘香。经过春播夏耘的辛劳后,种植户们满怀喜悦迎来了“丰收”。

今年是广东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及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开局之年。阳山县立足县域,积极开展“两山”转化工作探索,实现点“绿”成“金”。

阳山县城全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7月6日,阳山召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现场推进会,县委书记邓菲表示,依托优良的自然资源,阳山正着力构建“一核四区”新型城乡产业发展格局,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林下种养、绿色能源等产业,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样板,让强富绿美新阳山的未来图景逐步照进现实。

7月6日,阳山召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现场推进会。

三部曲发展壮大绿色经济

阳山县位于珠三角“两个小时生活圈”北侧、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近年来,该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夏日漫步城中,天蓝水清,树绿花红,空气清新,鸟语萦绕,不时可遇见村民围坐在大树下谈笑风生……“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景象,正是阳山全面实施绿美阳山生态建设交出的答卷。

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省北部生态发展区,阳山拥有丰富的农业、林业、水力、风能、太阳能、矿产、旅游等生态优势、资源优势,生态公益林面积全省第一、全国第三。近年,在生态环境部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中,阳山在全省21个考核县中排名第一。

阳山生态公益林面积全省第一、全国第三。

不仅如此,阳山全县已开发绿色能源项目总装机容量达200万千瓦,目前又新引进一个投资81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全县林下种植、养殖面积达8万多亩。同时,阳山生态旅游产业蓬勃发展,获评“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

因此,在建设强富绿美新阳山方面,阳山提出要“推动绿色经济大提质”,底气正是来源于此。

今年2月,县委书记邓菲,县委副书记、县长罗振宇率队奔赴广州和江西赣州开展招商考察,拜访对接知名企业,签订了约10亿元的投资协议,实现招商引资“开门红”,为阳山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今年2月,阳山县委书记邓菲,县委副书记、县长罗振宇率队奔赴广州和江西赣州招商。

这也是近年来阳山党政主要领导首次一齐外出考察和拜访企业,充分体现了阳山党委、政府为了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抓大项目、抓大发展的决心和魄力。

随后,阳山的招商引资不断升温。3月3日,阳山召开建设“强富绿美新阳山”动员会暨2023年重点项目推进大会,一批总投资达115.5亿元的重点项目建设动工或投资签约,涵盖民生保障、绿色能源、制造业等多个领域。6月28日,清远市举行2023年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活动,涉及阳山的项目18个,总投资达36.4亿元,涵盖新能源、基础设施、现代文旅、旅游度假、民生保障等领域。当天在阳山分会场,阳山县政府与阳山县天天嘉游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岭背镇寨脚·溪上岛项目协议。

6月28日,阳山县政府与阳山县天天嘉游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岭背镇寨脚·溪上岛项目协议。

“绿色发展是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将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确保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邓菲表示,下一步,阳山将从三方面发展壮大绿色经济,推动县域振兴,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样板。

首先是做大做强绿色工业,加快推进大理石、碳酸钙等一批资源型绿色工业项目做大做强,抢抓大湾区建设机遇,以阳山所优所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所向所需。

其次是做好做优现代农业,重点打造清远鸡(阳山鸡)、清远丝苗米、阳山西洋菜、阳山淮山、阳山玉米“五个五十亿”农业产业,着力构建“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阳山重点打造清远鸡(阳山鸡)、清远丝苗米、阳山西洋菜、阳山淮山、阳山玉米“五个五十亿”农业产业。

最后是做活做旺生态旅游产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民宿和乡村旅游,推动“美丽生态”“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美丽生活”。

一核四区构建发展新格局

近日,阳山荣璟鞋业有限公司申请的190多万元出口退税款顺利到账,这是阳山县近三年内首笔出口退税资金。

荣璟鞋业有限公司位于阳山县阳城镇,主要生产、销售、加工各种鞋类产品、鞋类半成品及鞋材料,是目前阳山县内最大的出口企业。受疫情和国内外市场不稳定等多种因素影响,该公司已快有三年未能享受出口退税政策。

了解到企业情况后,阳山县税务局点对点开展精准辅导,大力推广“无纸化”出口退(免)税备案单证管理等税务政策,为荣璟鞋业有限公司顺利办理了190多万元出口退税款。

阳山县税务局向企业宣传出口退税政策。

这背后,离不开阳城镇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增资增产的务实作风,更是阳山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的真实写照。

根据省、市“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阳山先后制定实施“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及配套措施,以及2023年重点任务方案,做到“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人头化”。目前,阳山已成立了县“百千万工程”指挥部,由县委书记邓菲任总指挥,县委副书记、县长罗振宇任第一副总指挥。同时,成立县“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并建立9个县级工作专班。

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须强化乡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阳山有13个乡镇,如何考量布局?

邓菲表示,阳山积极构建并大力推进阳山“一核四区”新型城乡产业发展格局,即以阳城镇为县域发展核心,以青莲镇、江英镇为东部生态农业优化区,以七拱镇、杜步镇、太平镇、杨梅镇为南部生态工业集聚区,以黎埠镇、小江镇、大崀镇为西部生态绿色能源区,以岭背镇、黄坌镇、秤架瑶族乡为北部生态旅游康养区。

“这样布局主要有几方面的考量。”邓菲介绍,一是用好差异化优势,坚持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宜商则商,以差异化发展助推高质量发展。二是增强乡镇综合服务功能,以圩镇为中心,打造完善的服务圈,优化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在家门口满足农民生产生活基本之需。三是建设高品质美丽圩镇。目前,阳山13个圩镇均达到“示范圩镇”或“宜居圩镇”标准。接下来,阳山将进一步提升圩镇特色化品质化水平,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阳山13个圩镇均达到“示范圩镇”或“宜居圩镇”标准。图为黄坌镇。

作为阳山“百千万工程”的“一线施工队队长”,阳城镇党委书记周海南也在谋划着阳城镇域经济的做大做强之路:以补短板强弱项助推县城高水平扩容提质,以特色资源提升镇域经济综合实力,以区位优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我们利用阳山县蔬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辐射带动,今年新增种植阳山旱地西洋菜2000亩以上,预计产值超1.2亿元。同时,紧紧抓住建设市级乡村振兴样板区机遇,在五爱、水口、鱼水打造了一条连接49个村小组、约5公里的乡村振兴样板区。”周海南表示,下一步,阳城镇将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努力将美丽乡村变成“美丽经济”。

阳城镇鱼水村持续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振兴县域经济,离不开企业等市场主体。阳山“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现场推进会提出,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全力支持一批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壮大,持续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厚植经济综合实力优势,实现县域高质量经济发展。

对此,广东扬山联合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瑞兴深有体会。2022年6月,联合精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是阳山县和“三连一阳”地区第一家上市公司。“企业的成功上市离不开阳山良好营商环境强有力的支撑。”刘瑞兴表示,公司启动上市计划以来,阳山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扶持公司上市的领导小组,提供了全程式“一对一”服务。接下来,联合精密将走好“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努力为阳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广东扬山联合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是阳山县和“三连一阳”地区第一家上市公司。图为工人在车间监测生产仪器。

五个五十亿推动乡村振兴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近年来,阳山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精准施策、全面发力,乡村振兴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连续三年在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排名粤北片区县级第一。尤其在突出产业发展上,全县累计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11个,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打造粤字号知名品牌4个。阳山淮山、阳山西洋菜、阳山鸡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并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阳山淮山、阳山西洋菜、阳山鸡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并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图为七拱镇西连村委会洞尾村小组种植的淮山。

自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阳山认真落实清远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紧抓清远打造五大百亿农业产业机遇,坚持写好“农”文章,围绕实施“百千万工程”这条主线,立足全县区位优势和特色农业产业基础,加快构建产业体系、持续深化托管服务、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今年以来,为加快构建产业体系,阳山成立打造了阳山县“五个五十亿”农业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并制定相关产业发展工作方案,为打造“清远丝苗米、清远鸡(阳山鸡)、阳山西洋菜、阳山淮山、阳山玉米”等“五个五十亿”特色农业产业提供要素保障。

截至目前,阳山全县肉鸡出栏805万羽,计划全年达到1600万羽,新开发出清远鸡(阳山鸡)自加热炖盅预制菜,产品系列从2款增加到5款;全县丝苗米早造完成面积9.79万亩,其中丝苗米品种种植面积大幅提升到90%以上,计划全年水稻种植面积近20万亩;计划今年西洋菜新增种植11000亩,淮山种植9000亩,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并新开发淮山粉、淮山羹、淮山面、玉米汁饮品、玉米羹、玉米酒等产品,延伸淮山和玉米产业链。

阳山全县丝苗米早造完成面积9.79万亩,其中丝苗米品种种植面积大幅提升到90%以上。

邓菲表示,接下来,阳山将聚焦“三农”工作重点,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推动阳山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

——巩固成果常态抓。常态化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产业发展重点抓。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重点打造阳山“五个五十亿”农业产业,扶持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带动小农户发展,打造县域公共品牌。

——乡村建设全面抓。深入推进“美丽乡村2025”行动计划,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声音把乡村振兴工作和“百千万工程”融为一体

阳山是农业、林业大县,生态公益林面积全省第一,全国第三。对于阳山提出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样板的定位,广东农村研究院专职副院长、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协会秘书长王建军认为,该定位契合阳山实际,“阳山丰富的矿产资源、新能源资源、旅游资源以及韩愈文化历史沉淀的文化资源,都在这个发展定位当中得到了非常好的体现。”

阳山县韩愈文化公园。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未来阳山还需要重点从哪些方面发力?王建军建议,阳山要把乡村振兴工作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百千万工程”融为一体,强化乡镇的核心节点功能。尤其是要抢抓大湾区建设机遇,在主动对接、主动支持、主动服务中找到新的发展空间,加快推进资源型绿色工业项目做大做强。

他还提到,围绕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阳山提出要重点打造清远鸡(阳山鸡)、清远丝苗米、阳山西洋菜、阳山淮山、阳山玉米“五个五十亿”农业产业,因此,要把阳山的农产品品牌擦亮,做到好山好水好产品。此外,阳山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挖掘文化方面有非常大的空间,也是非常重要的。

图文:黄慧祯 通讯员 邓晓慧 刘泳春

责编:郭晓琼

校对:张鍪

编审:田芳

编委:樊沃夫

*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3 京津冀地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12   联系邮箱:434 922 62 @qq.com